局促不安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为jú cù bù ān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举止拘束,心中不安。它出自明代冯梦龙的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二回:“昭公虽不治罪,心中怏怏,恩礼稍减于昔日。祭足亦觉跼蹐不安,每每称疾不朝。”
该成语的近义词有:
坐立不安
忐忑不安
反义词有:
落落大方
无拘无束
建议:
在使用“局促不安”这个成语时,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搭配和句式,以准确表达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。例如:“在众人面前讲话时,他常常感到局促不安。”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