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》是米兰·昆德拉的一部经典小说,其中包含了许多深刻的经典语句。以下是一些出自该书的经典语句:
当北极近到可以触到南极,地球便消失了。
爱情一旦公之于众会变得沉重,成为负担。
压倒她的不是重,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。
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,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。
负担越重,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,它就越真切实在。
爱开始于一个女人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。
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,因为人只能活一次,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,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。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,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。一切都是马上经历,仅此一次,不能准备。
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,那么我们的生活,在这一背景下,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。
迷途漫漫,终有一归。
人最大的弱点是善良。
必然者为重,重者才有价值。波西米亚和欧洲的历史是两张草图,出自命中注定无法拥有生死经验的人类之笔。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,不能承受之轻,轻若鸿毛,轻若飞扬的尘埃,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。
当心灵在说话,理智出来高声反对,是不恰当的。在媚俗的王国,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。显然,由媚俗而激起的情感必须能让最大多数人来分享。
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,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;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一半。爱情,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。所以,性格相似的伴侣比性格互补的伴侣更幸福。身边站着什么样的人,对我们来说,至关重要。一个好的人生伴侣可以减轻一半的人间疾苦,一个不好的人生伴侣,就是你一半的人间疾苦。性格相似的伴侣相处起来相对轻松,因为几乎不需要磨合。而性格互补听起来很好,取长补短,但是每一次磨合都是挫骨般的疼痛。
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,不在于知识的广度,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。一个是根据他人和社会的要求来学习,一个是发自内心的学习,这其中的差别不言而喻。
活着就要学习,学习不是为了活着。如果把学习当作谋生求职的手段,那学习就是被动的,是痛苦。如果把学习当作生命的必须,当作一种生活方式,那学习就是主动的,是幸福。
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,便会一味软弱下去,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,倒在地上,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。
人们都倾向于把强者看成是有罪的,把弱者看成是无辜的牺牲品。
这些语句不仅反映了小说的主题,也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,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