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拘一格这个成语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《己亥杂诗》。原文是:“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”这首诗表达了龚自珍对国家人才选拔制度的不满,呼吁朝廷应该打破成规,让有才之人脱颖而出。
故事发生在龚自珍辞官归隐、感慨时局之际。在路过镇江时,他看到一场盛大的庙会,人们正在虔诚地祭拜天神。一位道士恳请龚自珍为天神写一篇祭文,龚自珍即兴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。诗中,“九州生气恃风雷”寓意着中国要有生气,需要依靠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;“万马齐喑究可哀”则形容当时社会沉闷、无人敢言的局面;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”则是龚自珍对统治者的直言不讳,呼吁打破常规,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才。
后来,人们将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精简成“不拘一格”这个成语,用来比喻不拘泥于一种规格、方法。这个成语体现了龚自珍对创新和突破的呼唤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变革的渴望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