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不说“快乐”而说“安康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纪念屈原:
端午节最为广泛流传的起源是为了纪念屈原。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,因忠诚爱国而被谗言排挤,最终投江自尽。百姓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身体,便划船打捞,并将米粮用艾叶包起来投入江中,这便有了后来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。因此,端午节可以说是一个悼念先贤、祈求平安的节日,说“端午安康”更能体现对屈原的缅怀之情。
驱邪避疫:
端午节还有着驱邪避瘟、祈福平安的意义。端午节是夏季开始的标志,气温高、病毒肆虐,人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保护。因此,在端午节这一天预祝朋友、家人“端午安康”更贴近实际和人们所渴望的。
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:
在端午节这一天,人们常常会祭祀屈原,祈求神灵的庇佑,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够平平安安、健康长寿。因此,“端午安康”更强调的是通过祈愿获得神灵的庇佑,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够岁岁平安、身体健康。
避免不吉利的联想:
有些人认为,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,说“快乐”可能会与不吉利或祭祀的庄重氛围不符。因此,在端午节这个富有祭祀、悼念色彩的时刻,人们更愿意表达对亲人和友人的祝愿,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度过,而非仅仅追求短暂的欢愉。
综上所述,端午节不说“快乐”而说“安康”,主要是因为这个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,同时也有着驱邪避疫的实际需求。说“端午安康”更能体现对屈原的缅怀之情和对家人、朋友的平安健康祝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