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屑而顾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为bù xiè yī gù,意思是 极端轻视,认为不值得一看,常用于形容对事物或人的蔑视态度。具体解析如下:
词语结构 不屑
:表示认为不值得、不愿意做或接受
一顾:指看一眼
合起来:指连看都不愿意看,即极端轻视
出处 该成语出自明代文学家方孝孺的《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》:“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,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,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。” 原指伊尹对权贵的蔑视态度,后泛指对不合理事物的鄙视。
用法与含义
作谓语/定语: 例如“他对权贵不屑一顾”(谓语),“这种行为不屑一顾”(定语) 感情色彩
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:
不屑一思、不屑一顾、蔑视、鄙视
反义词:刮目相看、敬重、重视
示例
“他对这种小错误不屑一顾,直接忽略了。”(表达对错误行为的蔑视)
通过以上分析,可以看出“不屑而顾”强调对事物价值的否定评价,常与谦逊、尊重等品质形成对比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