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眺望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为 tiào wàng,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:
一、基本含义
从高处远望 这是“眺望”最核心的含义,指从高处向远方观看,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观或城市天际线的观赏场景。例如:
- “站在山顶眺望,云海翻滚,群山连绵。”
- “凭栏眺望,海浪拍打着岸边。”
观看、观赏
除远望外,“眺望”也可表示一般的观看或观赏行为,如:
- “游客在观景台上眺望日出/日落。”
- “她眺望远方,若有所思。”
二、其他引申含义
在特定语境中,“眺望”可引申为:
急切盼望: 如“他眺望远方,似乎在等待着什么。” 失望扫兴
三、用法特点
与“凝视”的区别:凝视强调专注地看,而眺望更侧重远距离的漫游式观察。
近义词:包括远眺、瞭望、张望等。
反义词:如凝视、近观。
四、出处示例
《礼记·月令》:“仲夏之月毋用火南方,可以居高明,可以远眺望,可以升山陵,可以处台榭。”
现代文学作品:如刘克庄《贺新郎·跋唐伯玉奏稿》中“赖有越臺堪眺望,那中原、莫已平安否?”
综上,“眺望”以“从高处远望”为核心,兼具自然景观观赏与情感表达的双重功能,是汉语中表达空间距离与心理状态结合的典型词汇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