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王李恪,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,生母是隋炀帝之女杨妃,因此李恪的身上继承了隋唐两朝皇室的血脉,血统十分高贵。武德三年(619年),李恪被册封为长沙郡王,武德八年授梁州刺史,改封汉中郡王。贞观元年(627年),李世民继位后,李恪以皇子身份被册封为汉王,次年改封蜀王,授益州大都督,都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八州诸军事。由于李恪年幼,没有赴任,只是遥领职位。
贞观十一年(637年),李恪改封吴王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,太子李承乾被废后,李世民曾有意立李恪为太子,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反对。唐高宗李治即位后,李恪作为李治在世最年长的兄长,被授为开府仪同三司,官拜司空、梁州都督,次年加太子太师。永徽四年(653年),在房遗爱谋反案中,房遗爱为求活命按照长孙无忌心意诬告李恪谋反,最终李恪被缢杀,年仅三十四岁。临终前,李恪说道:“使社稷有灵,无忌当族灭”。
李恪的四子分别是:
李仁(李千里)
李玮
李琨
李璄
李恪的五女分别是:
李祚,袭爵嗣王
李袨(原名李褕),出继叔叔蜀王李愔
李祎,信安郡王,对外战功卓著,其子有李峘、李峄、李岘
李华,宣城县主
此外,据族谱所云,李恪有九世孙李衟,为江西磨刀李始祖。李恪的后人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命运,有的成为王侯,有的在战乱中隐姓埋名,但最终都得以生存和繁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