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E指数(个人消费支出)和CPI(消费者物价指数)都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,但它们在 覆盖范围、统计方法和权重分配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:
覆盖范围
CPI:主要衡量城市居民消费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,侧重于消费者直接购买的商品和服务。它不包括第三方支付的部分,如通过雇主保险、政府Medicare或Medicaid等手段支付的医疗服务。
PCE:包括所有居民的个人消费支出,不仅包括消费者直接购买的商品和服务,还包括第三方为消费者支付的费用(如雇主为员工支付的健康保险)。
统计方法
CPI:权重基于消费者支出调查,更新频率较低,通常每两年更新一次。它较少甚至不改变指数中的商品构成,但会反映消费者因价格波动而改变购物习惯。
PCE:权重基于国家经济账户的数据,能够更频繁地反映消费者购买习惯的变化。PCE考虑了替代效应,即当某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时,消费者可能会转向替代品。
权重分配
CPI:权重较固定,例如房地产的比重多,即使房价上涨幅度小,也会对CPI产生不小影响。
PCE:权重会定期调整,反映消费者实际支出的变化。基于企业报告的销售数据,权重分配更灵活。
用途
CPI:广泛用于调整社会福利标准、退休金、工资等与生活成本相关的指标,更贴近普通消费者的经验。
PCE:由于其广泛的覆盖范围和对替代效应的考虑,被美联储偏好用作制定货币政策和评估通胀目标的主要指标。
市场影响
CPI:受到的关注度更高,是国际讨论通胀的通用指标。市场通常根据CPI来预测通胀趋势和制定相关政策。
PCE:虽然历史上关注度较低,但随着美联储将其作为判断通胀的主要指标,市场也越来越重视PCE。
总的来说,PCE指数相比CPI指数在覆盖范围更广,统计方法更灵活,能够更全面、准确地反映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行为和通胀水平。美联储更关注PCE指标,并以其作为制定货币政策和评估通胀目标的主要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