孺子可教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,用来形容年轻人有培养前途,可以教导。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 张良,字子房,是秦末汉初时期的一位杰出谋臣,与韩信、萧何并称为“汉初三杰”。
张良年轻时曾计划刺杀秦始皇,但刺杀计划失败后,他隐居到下邳(今江苏睢宁西北)。在下邳的一座桥上,张良遇到了一位老人。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,然后回头对张良说:“小伙子,到桥下面去帮我把鞋捡上来。”张良毫不犹豫地照办了。老人对张良的忍耐和尊敬印象深刻,称他为“孺子可教”,并约定五日后相见。后来,老人送给他一本《太公兵法》,张良通过研读这部兵法,最终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,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这个成语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张良的智慧和才能,也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:只要有耐心和毅力,年轻人也能够成就一番伟业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