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仲和棠棣都是古代对兄弟关系的称谓,具体含义如下:
一、昆仲
基本含义 昆仲是古代对兄弟关系的雅称,其中“昆”指哥哥,“仲”指弟弟,合起来比喻兄弟亲密友好。
文化出处
该称谓最早见于《三国演义》中孙策与周瑜结为昆仲的典故。此外,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中也有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”的诗句,但此处“兄弟”为普通表述,未特指“昆仲”。
二、棠棣
本义
棠棣本义为一种植物,花黄色,春末开放,木名,与棣棠(花红色)区分。但后世因《诗经》的传诵,逐渐演变为兄弟关系的代称。
文化内涵
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以“棠棣之华,鄂不韡韡”描绘兄弟和睦的景象,成为颂扬兄弟情谊的经典篇章。后世用“棠棣”比喻兄弟同根同源、患难与共的关系。
三、相关成语
棠棣同馨:
源自《诗经》,原指棠棣花并蒂开放,后比喻兄弟和睦、家庭幸福,常与“椿萱并茂”连用。
总结
昆仲和棠棣均以植物为喻,表达对兄弟情谊的赞美。昆仲侧重亲缘关系的直接表达,棠棣则通过自然意象传递更深层的伦理理想。在文学创作和人际交往中,二者常被用来表达对亲情和睦的向往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