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资治通鉴》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,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,还蕴含了丰富的成语资源。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成语的含义及出处:
一、政治军事类
望风而逃 源自《资治通鉴·梁记·武帝天监四年》,原指萧衍的将领因畏惧而逃跑,后比喻因惧怕而退缩。
桃李满天下
出自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武后久视元年》,形容教师培养的学生遍布各地,现多用于赞誉教育成果。
身先士卒
指将领亲自带头冲锋在前,现多用于形容领导者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严阵以待
源自《资治通鉴·晋纪·宣帝太康三年》,原指军队摆好阵势等待作战,现比喻做好完全准备。
二、为人处世类
冰山难靠
比喻权势难以长久依赖,常用于形容政治关系的脆弱性。
不露声色
指内心想法不通过言语和表情显露,现多用于形容人的沉稳或隐忍。
赤心报国
以火红色心比喻忠诚,原指为帝王效力,现泛指忠诚奉献国家。
大有人在
形容某类人数量众多,常用于肯定某领域有大量优秀人才。
三、自然现象与哲理类
冰山难靠(重复)
同上,比喻权势不可依赖。
法贵必行
强调法律必须执行,否则形同虚设。
转死沟壑
形容形势极端困难,无法挽回。
四、其他经典成语
不齿于人: 被他人鄙视 疾风扫落叶
龙潭虎穴:比喻危险的地方
卧薪尝胆:形容刻苦自励,发愤图强
以上成语均出自《资治通鉴》,其内涵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,也蕴含了深刻的治国理政智慧。通过这些成语,可以窥见古代史学家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