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子桥梁网—您身边的句子专家

句子桥梁网—您身边的句子专家

五言八句古诗赏析?

59

《春望》

唐·杜甫
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
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
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
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一、背景与情感

这首诗写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,即“安史之乱”期间。杜甫身处长安,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,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。

二、诗句解析

国破山河在:

国都长安被叛军攻陷,但山河依旧存在,象征着国家虽然遭受灾难,但自然永恒不变。

城春草木深:

春天生机勃勃,草木茂盛,但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愁思。

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:

寓情于景,通过花和鸟的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悲痛和对离别的恨意。

烽火连三月:

烽火连天,战乱不断,家书难得,一封家书的价值胜过万金。

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:

诗人因忧国忧民而白头,搔头思考,头发越来越短,几乎无法插上簪子,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焦虑和无奈。

三、艺术特色

* 情景交融: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春天的景象紧密结合,情景交融,感人至深。

* 对仗工整:诗句对仗工整,语言简练,富有节奏感。

* 寓意深远:通过具体的景物和形象,传达了诗人对国家、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。

四、总结

《春望》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,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自身的感受,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。全诗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语言简练,对仗工整,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。

建议读者在阅读时,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,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深层含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