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讽刺小人的古文,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:
一、经典名言类
"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" 孔子《论语·述而》中的名句,通过对比君子心胸宽广、坦然自若与小人常怀忧惧、患得患失的特质,成为讽刺小人的经典表述。
"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"
孔子强调君子重道义、小人重利益,体现道德价值观的差异。
二、行为特征类
"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"
孔子指出君子团结众人但不结党营私,小人则相反,揭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际交往中的根本区别。
"鸡鸣狗盗,亦为小人"
通过"鸡鸣狗盗"这一成语,孔子批判小人虽行为微小却心术不正,体现对隐秘恶行的零容忍态度。
三、哲理劝诫类
"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,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"
欧阳修《朋党论》中的警世之言,揭示了君子与小人交友标准的本质差异。
"图财不顾人,且看来时道"
王梵志诗句提醒贪欲者需审时度势,暗含对只知逐利者的批评。
四、其他相关表述
"小人为草去还生": 张九成《论语绝句其五三》以野草喻小人顽强生命力,暗含难以根除的隐喻。 "夺泥燕口,削铁针头"
这些古文或直指人性弱点,或通过比喻手法揭示道德伪善,共同构成对小人行为的批判体系。使用时可根据具体语境选择贴切表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