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满江红》是宋代爱国词人岳飞的代表作,全词以激昂的笔触展现了抗金救国的壮志与悲愤。以下是全词原文及详细解析:
一、原文内容
```
怒发冲冠,凭阑处、潇潇雨歇。抬望眼、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靖康耻,犹未雪;臣子恨,何时灭!
驾长车、踏破贺兰山缺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
```
二、分段解析
上片:悲愤与壮志 - “怒发冲冠,凭阑处、潇潇雨歇”:
以“怒发冲冠”开篇,展现极端愤怒,借雨歇之景反衬激昂情绪。 - “抬望眼、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”:通过动作描写,表达对中原沦陷的悲愤与恢复山河的渴望。 - 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”:以夸张手法否定个人功名,突出征战生涯的艰辛与漫漫征途。 - “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”:劝诫年轻一代珍惜时光,避免空度年华。
下片:复仇与报国 - “靖康耻,犹未雪;臣子恨,何时灭!”:
直接点明靖康之耻(徽钦二帝被俘)未雪,臣子之恨难消,情绪激昂。 - “驾长车、踏破贺兰山缺”:借用典故(贺兰山石),表达彻底击败金兵的决心。 - “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”:以夸张手法展现杀敌报国的豪迈气概。 - “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”:呼应开头,表达收复山河后朝见天子的壮志。
三、艺术特色
用典与象征:如“贺兰山缺”借指西夏,但实际为岳飞表达击败金兵的壮志;“春风不度玉门关”等边塞意象强化边疆危机感。- 情感共鸣:通过“壮怀激烈”“空悲切”等词,引发读者对家国命运的共鸣。- 结构布局:上下片形成鲜明对比,上片沉痛追思,下片激昂宣誓,情感递进自然。
四、历史背景
岳飞创作此词时,正值抗金战争关键时期。他因坚持抗金主张被秦桧陷害,壮志难酬。词中既有对个人遭遇的愤懑,更蕴含对民族复兴的执着信念,成为激励后世的爱国经典。
五、争议点
部分学者对“贺兰山缺”的归属存疑,认为可能是岳飞误用典故或借指西夏。但综合全词意境与岳飞抗金背景,更倾向认为其以此表达击败金兵的决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