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俯拾皆是”与“比比皆是”虽都表示“数量多、到处都是”的意思,但存在以下核心区别:
一、侧重点不同
俯拾皆是 强调“容易得到”,侧重于某物或现象随手可拾,强调获取的便利性。例如:
> 俯拾皆是贝壳
> 俯拾皆是错误
比比皆是
侧重“数量多且普遍”,强调普遍存在但未必容易获取。例如:
> 比比皆是高楼大厦
> 比比皆是道德滑坡现象
二、语境对象差异
俯拾皆是: 仅用于物,且多为小件、易获取的物品(如石头、纸张等)。- 比比皆是
> 俯拾皆是废弃物
> 比比皆是优秀教师
三、语法功能不同
俯拾皆是:可带名词性宾语,如“俯拾皆是宝藏”。- 比比皆是:不能带宾语,需通过上下文补充说明。例如:
> 这种现象比比皆是
四、使用场景区分示例
俯拾皆是:
> 他家院子里俯拾皆是落叶
比比皆是:
> 老年人遛狗的现象比比皆是
总结
两者核心差异在于“易得性”与“普遍性”的不同侧重点。选择时需结合语境:若强调“随手可得”,用“俯拾皆是”;若强调“随处可见但需注意”,用“比比皆是”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