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快乐这一说法是 基于端午节本身是一个欢乐的节日。以下是一些支持这一说法的理由:
节日的起源和初衷:
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,最初与龙图腾崇拜和祈福有关,也有祛病祝吉祥、让大家快乐的意义。设立端午节的初衷是欢乐喜庆、祛毒平安。
节日庆祝活动:
在端午节这一天,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,如赛龙舟、吃粽子、挂艾草和穿五彩丝线等。这些活动都寓意着祈求健康、驱邪和庆祝丰收,整体上营造了一种欢乐的氛围。
历史文献和诗词:
古代文献和诗词中也有许多描绘端午节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的例子。例如,唐玄宗李隆基的《端午三殿宴群臣》诗序中写到:“叹节气之循环,美君臣之相乐。”,这表明古人也在道一声“端午节快乐”。
民俗学家的观点:
大部分民俗学家认为,是先有端午节日之后,才将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附着在节日上,赋予节日以其它意义。因此,端午节是可以庆祝、可以快乐的节日,在端午节互道“端午节快乐”是自古以来的传统。
现代社会的理解:
在现代社会,虽然端午节有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的成分,但其最原始意义是欢乐喜庆、祛毒平安。因此,在端午节说“快乐”并没有错,反而能够更好地体现节日的喜庆氛围。
综上所述,端午节快乐这一说法不仅符合节日的起源和初衷,也得到了历史文献和诗词的支持,并且是自古以来的传统。虽然在某些情况下,有人可能会认为端午节是一个祭祀节日,不适合说“快乐”,但从整体上看,端午节快乐是一个合理且普遍接受的祝福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