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角挂书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为niú jiǎo guà shū。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《新唐书·李密传》,讲述的是隋朝末年李密勤奋读书的故事。李密年轻时好学不倦,听说包恺在缑山,便前往求学。他骑着一头牛,在牛角上挂着一卷《汉书》,边走边读。后来,越国公杨素在路上遇见他,对他的勤奋好学表示赞赏,并与他交谈,发现他的见识和才学非同一般。
成语“牛角挂书”比喻 读书勤奋,通常用作谓语,结构为联合式。这个成语含褒义,常用来形容那些刻苦读书、勤奋好学的人。
建议:在学习和生活中,我们可以将“牛角挂书”这个成语作为榜样,激励自己不断努力,勤奋学习,不断追求知识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