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戴假面具的人》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讽刺小说,主要描写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虚伪和荒唐。小说通过一个戴假面具的人的故事,揭示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虚伪面目和奴颜婢膝的态度。
故事概要
故事发生在1884年,一个名叫皮亚契果罗夫的富翁隐瞒自己的身份参加了一个假面舞会。在舞会上,他喝醉后开始戏弄他人,引起了一场混乱。当他的真实身份被揭露后,原本巴结他的人立刻改变态度,对他另眼相待。小说中还涉及了银行经理、孤儿院会计主任、老警官等知识分子,他们在皮亚契果罗夫面前表现得卑躬屈膝,试图通过讨好他来获取好处。
讽刺意味
虚伪的社会现象:
小说通过皮亚契果罗夫的形象讽刺了当时社会中的虚伪和做作。他在公共场合戴上面具,表现出一种与平时截然不同的行为,揭示了人们在公众面前和私下里的双重标准。
知识分子的奴态:
小说中的知识分子,如银行经理和孤儿院会计主任,在皮亚契果罗夫面前表现得极为卑微,试图通过讨好他来获取利益。这讽刺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软弱和依附性。
社会风气的批判:
小说通过描述假面舞会上的种种荒诞行为,批判了当时俄国社会的丑恶习气,如阿谀奉承、卑躬屈膝等。
权力的滥用:
老警官斯皮利东内奇在皮亚契果罗夫摘下面具后,立刻责怪给阅览室送酒的仆人,并试图将责任推给那些知识分子。这讽刺了权力滥用和推卸责任的现象。
总结
《戴假面具的人》通过一个戴假面具的人的故事,深刻揭示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虚伪、荒唐和丑恶。小说通过幽默诙谐的笔触,展示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虚伪面目和奴颜婢膝的态度,批判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。这部作品不仅具有讽刺意味,还充满了巴赫金“狂欢化”诗学的魅力,展示了荒诞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