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中确实包含了许多流传后世的成语,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,还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和人生哲理。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:
三顾茅庐:
形容真心实意地邀请、拜访有才能的人。
草船借箭:
表现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。
如鱼得水:
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。
杯弓蛇影:
形容因疑虑而产生的恐惧。
画蛇添足:
比喻做了多余的事,反而不恰当。
铁杵成针:
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工夫,多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。
顺手牵羊:
比喻趁便随手拿人家的东西。
揠苗助长:
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,急于求成,反而把事情弄糟。
过河拆桥:
比喻达到目的后,抛弃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。
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:
比喻一切都准备好了,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。
初出茅庐:
形容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,缺乏经验。
封金挂印:
指不受赏赐,辞去官职。
等闲人物:
指普通人。
抵足而卧:
形容关系亲密,情意深厚。
宝刀不老:
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,但功夫或技术并没减退。
步罡踏斗:
道士礼拜星宿、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。
髀肉复生:
形容长期清闲,事业毫无成就。
虎踞龙盘:
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。
手无寸铁:
手里没有任何武器。
山崩地陷:
山岳崩倒,大地塌陷。
舌战群儒:
指同很多人辩论,并驳倒对方。
知遇之恩:
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。
自有公论:
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。
一面之词:
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。
养精蓄锐:
保养精神,蓄集锐气。
乐不思蜀:
形容在新环境中过得愉快,不再想回到原来地方。
三足鼎立:
比喻三国时期魏、蜀、吴三国分立,形成鼎足之势。
不识时务:
指不懂得时代潮流,不识时势。
肺腑之言:
指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情。
横行无忌:
形容肆无忌惮,毫无顾忌。
31. 膏粱子弟:指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。
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,还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,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