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S之所以成为国际求救信号,是因为它在摩尔斯电码中的简洁性和易于辨识性。在1908年,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正式将SOS确定为国际通用的海难求救信号。SOS的摩尔斯电码形式是“···— — —···”,这种简洁的信号形式使得它在电报通信中易于发出和接收,因此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。
在1903年第一届国际无线电报会议上,原本提出的“CQD”信号由于与一般呼叫“CQ”容易混淆,因此被放弃。随后,在1906年,德国专家建议使用“SOE”作为统一遇难信号,但为了避免摩尔斯电码中短音“E”被误解或错过,最终决定用“S”代替“E”,从而形成了“SOS”。
SOS信号不仅在海上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在航空领域也被广泛采用。当飞机遇到危险时,飞行员也会使用SOS信号来寻求帮助。由于其简单明了的特点,SOS信号能够迅速引起注意并寻求帮助。
总结来说,SOS之所以成为国际求救信号,是因为它的简洁性和易于辨识性,使得它在无线电通信中能够快速、准确地传达紧急求救信息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