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门立雪的故事是一个流传千古的 尊师重道的典范。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,主要人物是杨时和游酢,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,对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。
杨时考中进士后,并没有选择步入仕途,而是继续潜心钻研学问。他先后拜程颢和程颐为师,这两位都是当时全国有名的大学问家。有一天,杨时和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,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,他们一起去老师家请教。当时正值冬季,下着皑皑白雪,他们来到程颐家时,刚好看到老师在打坐休息。杨时和游酢不敢打扰老师,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静静地等待先生醒来。由于天寒地冻,二人冷得直发抖,杨时的一只脚还冻僵了,但是他们依然静静地在门外等候。过了很久,程颐终于醒来,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,只见他们通身披雪,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,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。
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,成为了尊师重道的经典成语“程门立雪”,用来形容学生恭敬受教、求学心切、尊师重道的美好品质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