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中“桃园三结义”的主要内容如下:
一、结义背景
东汉末年,朝政腐败、民不聊生,黄巾起义爆发后,朝廷急需招兵平乱。涿郡张飞因误拿他人猪肉与关羽争执,被刘备劝解后,三人因志同道合决定结为兄弟,共同投身天下大事。
二、结义经过
初识阶段 三人在涿郡张飞庄后的桃园相遇,刘备以中山靖王后裔的身份、仁德性格和远大抱负吸引关羽、张飞。
结拜仪式
选定桃花盛开的季节,在桃园中摆设青牛白马祭品,焚香礼拜。
按年龄排序:刘备(28岁)为大哥,关羽(22岁)为二哥,张飞(25岁)为三弟。
发誓内容:有苦同受、有难同当、有福同享,共图大业。
三、后续发展
共同奋斗
三人开始招兵买马、打造兵器,准备平定天下。刘备因性格谦和、礼贤下士,逐渐获得关羽、张飞及诸侯支持。
势力扩张
刘备先依附公孙瓒、陶谦,后得曹操、袁绍等诸侯器重,逐步建立蜀汉根基。
关羽在曹操处斩颜良、诛文丑后归降刘备,张飞则以勇猛著称。
历史影响
桃园三结义成为忠义文化的象征,后世文人墨客常以刘备为主角创作作品。
四、人物特点补充
刘备: 胸怀大志、知人待士,虽初期实力较弱,但凭借品德和智慧逐步崛起。 关羽
张飞:性格直爽、嫉恶如仇,以“燕颔虎须”“威震华夏”闻名。
桃园三结义不仅是《三国演义》中经典的开场情节,更奠定了三国时期“义”的核心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