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程,即程颢和程颐,是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,他们的思想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理本论
二程认为“理”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基础,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和规律。这个“理”既指自然界的普遍法则,也指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。他们强调,人应该通过内心的修炼来认识和把握这个“理”,以实现个人道德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。
人性论
二程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。天命之性是穷本根源之性,即宇宙的本原天理的体现,它至善无恶,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信等封建道德规范。气质之性乃气禀所至,它是恶的渊薮。因此,他们认为上下之分、尊卑之义,理之当也,从而把封建道德绝对化。
他们从人性论出发,把心区分为“人心”和“道心”,认为“人心惟危,人欲也;道心惟微,天理也”。人心和道心的对立,就是人欲和天理的对立,心为人欲所蔽就会忘掉天理。
心性论
二程的心性论强调通过修养来克服气禀之性中的恶,恢复到天理之性的至善。他们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道德和智慧,即“天命之性”,这是至善的。而人性的善恶差异,则是由于禀气的不同所造成的“气质之性”。
道德学说
二程主张“去人欲,存天理”,认为中国宋代一种把封建道德本体化,主张“存理去欲”的道德学说。他们强调上下之分、尊卑之义,理之当也,从而把封建道德绝对化。
天人合一
二程以继承孔孟道统自居,阐发六经,尊崇“四书”,以“理”为核心和最高范畴,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思想理论体系。他们认为天人本无二,不必言,意思是自然界和人是一体的。人要尊重自然,与自然和谐相处。
诚的哲学
二程以“理”论“诚”的思想是对周敦颐、张载等人“诚”论的整合,他们紧紧围绕理本论的立场,将“诚”视为“理之实然”,即不可移易的真实天理。人类最终极的意义就在于追求、思索、回复、践行这个真实无妄的天理本然。
综上所述,二程的思想主张以“理”为核心,强调天理、人性、心性的关系,提倡通过内心修炼和道德修养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。他们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成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