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语》十二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包括:
不亦乐乎:
形容非常快乐。
温故知新:
指回忆过去,能更好地认识现在。
三十而立:
指人在三十岁前后建立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和做事原则。
逝者如斯:
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。
不舍昼夜:
比喻夜以继日地工作或学习。
三人行必有我师:
指在多人的行列里,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自己的老师,选择好的学,按照好的做。
择善而从:
选择好的学,按照好的做。
匹夫不可夺志:
指一个人的志向不可被剥夺。
见贤思齐:
见到好人就想学得跟他一样。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:
指自己不愿意的事,就不要强加给别人。
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:
指学习后及时复习,感到快乐。
巧言令色,鲜矣仁:
指花言巧语,表面和善,内心却不仁慈。
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:
君子心胸开阔,神定气安;小人则是斤斤计较,患得患失。
任重道远:
责任重大,道路遥远。
当仁不让:
遇到应该做的事,就勇敢地承担起来,决不推让。
哀而不伤:
忧愁而不悲伤,形容感情有节制。
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:
整天吃饱饭,什么事也不关心。
北辰星拱:
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,天下便会归附。
比而不周:
搞帮派,但是不团结。
屏气凝神:
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。
博施济众:
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。
博文约礼:
广求学问,恪守礼法。
不耻下问:
不把向学问、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。
不得其死:
指人不得好死,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。
言而有信:
说话靠得住,有信用。
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诲,也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