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得意忘形”的表达,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:
一、成语原典
“得意忘形”出自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嗜酒能啸,善弹琴。当其得意,忽忘形骸。”原指阮籍饮酒作乐时忘却自我,后泛指人因成功或喜悦而失去常态。
二、典型造句示例
1. 他刚晋升为经理,便得意忘形地在会议上发表长篇演讲;
2. 她考了满分后得意忘形,结果被老师批评过于骄傲;
3. 这位艺术家在获奖后得意忘形,连接受采访都显得拘谨;
4. 他中了头等奖后兴奋得得意忘形,竟把重要文件落在了家里。
三、相关警示与建议
“得意忘形”多含贬义,提醒人们:
成功或喜悦时需保持谦逊,避免因小失大;
保持清醒头脑,不忘初心;
专注过程而非结果,才能走得更远。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近义词:沾沾自喜、趾高气扬、飘飘然;
反义词:虚怀若谷、戒骄戒躁、稳扎稳打。
建议在写作或口语中,根据语境选择合适表达,注意成语的褒贬色彩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