汤恩伯在河南驻守期间因以下原因被当地民众深恶痛绝,成为“水旱蝗汤”四害之一:
一、残害百姓与经济掠夺
过度征税与强制劳役
汤恩伯的部队以税收沉重著称,常以“税单贴满百姓家门”为手段,甚至迫使民众以财物赎回被抓壮丁的亲人。这种行为导致普通民众生活困苦,加剧了社会矛盾。
与土匪勾结
部队存在与土匪勾结的现象,通过绑架民众家属索要赎金,甚至直接参与抢劫,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反抗情绪。
经济崩溃与饥荒
1942年河南发生大饥荒,政府无能应对,汤恩伯的驻军行为成为雪上加霜。据记载,当时河南饿死人口达300万,其部队被控与日军争抢粮食,加剧了民生危机。
二、军纪严重败坏
腐化堕落
汤恩伯本人生活奢靡,沉迷赌博,甚至向军需处挪借物资。其副司令沈克等高层将领也参与腐败,导致部队战斗力严重削弱。
暴虐行径
报道显示,汤恩伯曾以“独夫民贼”自居,强奸民意,甚至纵容部下掠夺财物。这种行为彻底摧毁了军队在民众心中的形象。
三、历史评价与民间传说
“四害”标签
河南民众将汤恩伯与水灾、旱灾、蝗灾并称“四害”,民间流传“宁要敌军来烧杀,不愿汤军来驻扎”的悲愤口号。
与名将对比
尽管汤恩伯在战场上曾有英勇表现(如南口战役歼敌1万余人),但战后行为却因暴虐引发强烈反弹,形成鲜明反差。
综上,汤恩伯被河南人恨的核心原因是其残害百姓、军纪败坏与经济掠夺行为,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民众对他的极端厌恶。历史评价也多从这一角度对其进行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