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”是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的延伸表达,核心思想是通过借鉴外部资源或他人的经验、智慧来提升自身能力或改进不足。具体含义和应用可归纳如下:
一、基本含义
字面与引申义 字面指用其他山上的石头来琢磨玉器,引申为借助外部力量改进自身。例如,通过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或采用创新方法解决难题。
核心比喻
以“他山之石”比喻外部的助力(如知识、技术、意见等),“攻玉”则象征提升自我价值或完善自身缺陷。
二、出处与背景
文献依据: 该表达源自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中的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,原指用其他山石辅助琢磨玉器,后演变为比喻意义。 文化内涵
三、应用场景与意义
个人成长 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瓶颈时,通过借鉴他人的方法或经验突破困境。例如,参考学霸的错题本或参加培训课程提升技能。
团队协作
企业或组织通过引入外部专家或先进技术,实现优势互补。如科技企业合作研发新技术,或高校联合培养人才。
哲学启示
印光法师等佛教大家以此比喻修心养性,认为外界的善意或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。
四、注意事项
正确理解: 避免将“他山之石”视为替代自身努力的工具,而应作为辅助资源。 辩证思维
通过“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”,我们既能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,又能坚守内在修心,实现自我超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