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孺子可教”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,讲述的是秦末汉初时期著名谋臣张良的故事。
张良原是韩国的公子,姓姬,因刺杀秦始皇未遂,逃到下邳隐匿,才改名为张良。有一天,张良在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,遇到了一位穿褐色衣服的老人。老人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,然后叫张良去捡起来,并让他给自己穿上。尽管这显得有些无礼,但张良还是照做了。老人随后对张良说:“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,值得我指教。”并约定五天后在桥上见面。
五天后,张良早早地来到桥上,但老人已经先到了,责备他来晚了。又过了五天,张良再次迟到,老人更加生气,让他五天后再来。又过五天,张良提前来到桥上,这次老人满意地笑了,并送给他一本《太公兵法》。张良得到这本兵书后,日夜苦读,最终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,帮助他建立了汉朝。
这个成语“孺子可教”后来用来形容年轻人有出息,可以造就,并且可以比喻把本事传授给他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