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患不忘国,忠也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
苟利国家,不求富贵。——《礼记·儒行》
烈士之爱国也如家。——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·广譬》
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。——汉·班固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——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位卑未敢忘忧国。——宋·陆游《病起书怀》
一寸赤心惟报国。——宋·陆游《江北庄取米》
兴亡有责,况在国家。忠贞报国,振我中华。——郑观应《招商局公学开学训词》
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——林则徐《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》
振作那有闲时,少时壮时老年时,时时须努力;成名原非易事,家事国事天下事,事事要关心。——《福建龙岩客家家训》
正人君子,澹泊明志。为人应以忠孝仁义为上,当以家国为重;先忧后乐,鞠躬尽瘁。——《库川胡氏宗谱》
初命何铸鞫(jū)之,飞裂裳,以背示铸,有“尽忠报国”四大字,深入肤理。——《宋史·岳飞传》
身既死兮神以灵,魂魄毅兮为鬼雄。——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——《过零丁洋》
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——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
粉身碎骨寻常事,但愿牺牲报国家。——《己亥杂诗》
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——《离骚》
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——《白马篇》
身既死兮神以灵,魂魄毅兮为鬼雄。——《国殇》
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——《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·其二》
这些句子都表达了为国效忠、奉献自我的精神,适合用来激励人们为国家和民族大业不懈奋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