赛龙舟的来历主要有以下说法,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:
一、纪念屈原说(主流说法)
核心传说 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于公元前278年投汨罗江自尽后,楚国百姓为防止鱼虾啃食其遗体,划船追赶并投入粽子。此后,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、投粽子成为纪念活动。
历史记载
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记载了屈原被流放至沅湘流域后,当地渔夫划船打捞其遗体,并逐渐演变为赛龙舟的习俗。
二、其他说法
纪念伍子胥
湖北秭归等地传说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抛入钱塘江后,其弟子划船寻找并纪念他,形成赛龙舟习俗。
祭祀水神或龙神
古越族等少数民族将赛龙舟作为祭水神或龙神的仪式,祈求风调雨顺、驱邪避灾,后演变为体育竞技活动。
纪念曹娥
浙江绍兴等地传说曹娥为寻找父亲溺亡江中遗体而划船,形成地方性赛龙舟习俗。
三、文化演变
赛龙舟最初是祭祀活动,后逐渐发展为体育竞技。其形式从原始的驱鱼祭仪演变为兼具竞技性与文化内涵的民俗活动,流传至日本、越南等地,并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。
四、地域差异
湖南汨罗: 以祭屈原为主,有“龙头祭龙”等特色仪式; 湖北秭归
广东、福建:源于龙神祭祀及驱瘟文化。
综上,赛龙舟的来历以纪念屈原为核心,但融合了多重文化因素,形成了多元共生的民俗现象。